close

我跟英國室友來自希臘的MAYA~
我的2007年一開始就是相當的忙碌;先是從布拉格玩了一圈回來,接著前往羅馬
等到開學時, 我已經有堆積如山的功課等著我完成
在百忙之中, 又想到當初曾經答應我倫敦的好友MAYA會到倫敦探訪她;
可憐的MAYA因為護照過期, 所以不能離開倫敦,想到她孤零零度過聖誕節、 新年, 就很不忍心;
所以一月底, 我又飛往倫敦, 度過四天假期 (不要羨幕我! 倫敦之後 我恨死打包旅行之類的.. 四月春假前 ,我是不會離開義大利的!)
這次回到倫敦, 拉著行李在路上行走;
以前在這裡唸書的回憶全都浮現眼前,
我最常廝混的SOHO區-- 幾乎每家酒吧, 我都光顧過!
在倫敦, 真的是無酒不歡啊!
OXFORD CIRCLE附近的店家, 有的悄悄關門大吉, 有的在此建立新的地標;
或許因為夜晚的關係, 整個OXFORD CIRCLE感覺起來都不一樣了!
跟MAYA約好在中國城見面,
每家餐廳看起來都那麼熟悉,
不知道兩年前在此唸書的我曾經逼過多少人來中國城陪我找尋家鄉味啊?
倫敦的街景雖是小有變化,但是倫敦人愛喝酒愛泡夜店的習慣始終不曾改變,
我到達的周五晚上, 路上多是大聲咆哮或是嘻鬧不斷的青少年,(成人也不在少數~)
這次在倫敦不過短短四天,除了跟MAYA敘敘舊,
我也重新省視倫敦這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城市!
隔了兩年舊地重遊, 不知道我對倫敦的看法是否公平了一點?
實話是, 我知道我身邊許多在倫敦念過書的朋友對倫敦念念不忘,
我雖懷念倫敦 、想念我在倫敦的青春、 剛出國的熱情、 跟朋友相處的溫暖..
但是, 單就一個城市而言, 我並不愛倫敦!
倫敦物價過高, 甚至比我當年唸書時還更高一些,
但是, 付出的金錢跟所得到的服務完全不成正比; 食物難吃、 天氣差、 服務態度跟法國義大利相比, 差距甚遠;
倫敦人酒後的aggresiveness更是叫人不敢領教!
到現在, 倫敦許多地方的洗臉台都是使用舊式水龍頭,一邊是滾燙熱水, 一邊是冰冷的冰水, 沒有中間溫度!
每次洗臉、 洗手 ,都是冰的我痛入心肺!
不過倫敦也有他的好處,
我喜歡倫敦男生的穿衣風格,
比起有同志傾向的義大利男生好上百倍!(法國人~ 我就不予置評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是很愛法國男生的啦!!)
我喜歡倫敦開放的社會風氣,同志酒吧 、sex shops四處林立, 異國情侶隨處可見,
各種不同戲劇演出, 或是音樂表演在倫敦都找得到,
我喜歡倫敦人的幽默跟寬容,你可以在餐廳理從椅子上摔下來, 製造超大的噪音, 卻沒人給你白眼,這點拘謹的巴黎人絕對辦不到!
你可以在街上大聲歌唱, 沒有人會覺得妳發瘋;
你可以指著別人鼻子大罵, 而不被圍剿;
倫敦-- 真的是一個很自由的城市!但是, 現在的我老了~ 再回去, 一切都不習慣了!
我還是適合拘瑾的法國、 小丑般的義大利~

再度回到倫敦的感想是---
果然人生的確是有所謂階段性的任務跟想法,不同的時間點、 有不同的任務在進行;
人不斷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 ,
當時可能不確定自己做的選擇對不對,或是這樣的生活有沒有意義
但是, 當走過之後回頭看 ,忽然之間會發現原來所謂的意義早就存在, 其實自己一直沒有發現~
就像是在不同國家遊歷的我, 曾經有過徬徨, 想說當時也許應該在倫敦留下來,或是留在巴黎..覺得四處跑的生活並不好過,
但是, 現在回頭看看, 每一個城市有它賦予的意義..
我在倫敦學到堅強、 獨立、 唸書的方法,看到開闊的世界...
在巴黎, 我懂得生活的情趣,
米蘭-- 因為我人在其中, 現在其實很難下判斷!
但是, 我肯定在我結束米蘭生活的那一天, 我會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
很多事是過了就沒了! 又或者是當下是非做不可!
現在的我, 回到倫敦的確會有更多寬容, 但是, 卻是少了熱情!沒有熱情, 在倫敦是活不下去的~
具體而言, 我覺得凡事冥冥之中都有安排,而我很幸運的抓到每個城市正確的時間點,
順序一旦顛倒 就失去了其中的意義
當時或許恨到要命, 現在想想竟然頗有他應該存在的道理;
又或者其實生命中每件事情的發生皆是如此?
倫敦一行, 我終於能淡化自己對於沒能留在巴黎的遺憾!這也算是一個收穫吧?!
這樣說 大家不知道是否有聽的明白?
全站熱搜